11.9元就可拿下原价33元的面包、12.9元可拿下原价30元的寿司、35元就可拿下巨型比萨……各种“食品魔法袋”层出不穷,也被称为“剩菜盲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访重庆市场发现,本土不仅有“剩菜盲盒”平台进驻,此类消费也火起来了。对此,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进行了专门检查。
余量食物变身“盲盒” 价格便宜约一半
7月4日,上游新闻记者在一“剩菜盲盒”小程序上看到,一大批名为“魔法袋”的商品“上新”,其品类多是面包、蛋糕、寿司等。其中,不乏沁园、格意、叁度恬等品牌。上面标注了该店面还剩几份,或是几点起售。
记者花11.9元,随机下单了一份位于谢家湾面包店的“魔法袋”,取货时间是六个半小时以后。
“虽说‘剩菜盲盒’大多都是余量食物,但我们店的‘魔法袋’都是现烤的。”该店店员说,来消费的年轻人很多,一般上线1—2小时就卖光了。11.9元就可享正价为28-33元的面包糕点。
而格意生活的商家表示,消费者可以通过小程序购买,也可以线上预约,21:00-22:00取的“剩菜盲盒”为当日现烤的食物,而19:00-21:00取的“剩菜盲盒”为临期食品。
消费者张女士称,最近听到身边朋友都在“尝鲜”,也买来试一试。11.9元,就在沁园买了一盒蜂蜜蛋糕、白吐司面包、柠檬蛋白蛋糕。“当早餐很划算,又能得到开盲盒一样的乐趣。”张女士说,如果临期,“盲盒”上还会注明保质期,提醒尽快食用。
该店员称,若要取消订单,可在下单后10分钟内,且距离截止取货时间至少5小时。
除了这些面包店外,个别私房菜也推出类似“盲盒”。大坪一家餐馆就推出了18元的素菜盲盒,38元的荤菜盲盒。有网友点评称,每天的菜都不一样,感觉也像开盲盒。石桥铺一家冷饮店,也推出了冰淇淋、奶茶盲盒,原价16元的冰淇淋仅需3.8元,18元的鲜奶茶仅6.8元。
市场上,惜食魔法袋、米粒盒子、趣小袋等平台已走进年轻人视野。惜食魔法袋于5月25日正式进入重庆市场。平台创始人表示,其初衷就是解决食品浪费问题,也可让消费者享受较实惠的价格。
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检查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有消费者在网络上反映,购买的“盲盒”存在口味不佳、以次充好等问题。
同时,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商家的商品页面都没有标注忌口和过敏源提示。如果不了解盲盒食物的成分,过敏体质的消费者,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消费者戴小姐则称,如果恰好拆开的“剩菜盲盒”不合口味,反而会造成浪费。
“剩菜”可以搞盲盒,但食品安全不可有盲区。近日,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提前介入,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盲盒经营发布的新规,对辖区内经营“剩菜盲盒”的蛋糕店开展突击检查,重点对食品保质期、标签标识、广告宣传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并抽检面包甜点等19批次商品。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食品到底能不能以盲盒形式销售?
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中规定:“食品、化妆品,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
《指引》同时强调,食品经营者在从事食品销售、餐饮服务过程中附赠其他盲盒商品开展促销活动的,应当遵守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新闻多一点》
“剩菜盲盒”如何避坑?
重庆食品安全业内专家指出,消费者如果对食品的制作时间、保存条件、食用方式等不了解,容易因未及时食用、未正确存储等导致食品变质,或未按要求进行加工食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此外,食品经营者在包装盲盒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食物混放或不规范使用包装材料的问题,由此导致食品污染,产生食品安全风险。
为了给“剩菜盲盒”扫雷,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有这些提醒:
首先,商家应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不得经营过期、变质食品,保证商品标签真实合法、不含虚假内容,不得缺斤少两,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其次,消费者应按需购买、谨慎消费,购买时查看商品是否在保质期内,标签标识是否完整,同时留存相关证据,以备权益受损时依法维权。
名词解释
“剩菜盲盒”是指餐饮商家将临期或当日打烊前未售完的食品,以随机组合搭配成“盲盒”形式卖给消费者。
上游新闻记者严薇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