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脱贫故事绘:系列连环画展”上海站巡展和“《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上海站巡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同步开展,开启了8月第一场艺术盛宴。
由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办的“脱贫故事绘:系列连环画展”是以鲁迅美术学院为项目主体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上海站巡展是此项目继沈阳首展后的第七站巡展。
(资料图片)
脱贫攻坚,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020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动策划,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美术版推出“脱贫故事绘”连环画栏目,邀请老、中、青三代30位连环画家倾情创作。作者中有老一辈连环画家胡博综、侯国良、沈尧伊、冯远,油画名家骆根兴,版画名家代大权……也有“80后”青年画家沈璐、曹雁楠等。艺术家们以多种绘画语言体现着多元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以讲“脱贫攻坚故事”,绘新时代精神“坐标”为主题,通过手绘创作连环画的形式,精心描绘,用画笔讲述脱贫攻坚战中的动人故事,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伟大成就。
本次展览设楷模篇、自强篇、贡献篇、奉献篇、创新篇、心声篇六大篇章,通过35套、209幅连环画作品,展现了脱贫攻坚战时期涌现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作品或表现扶贫干部“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事迹,或表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努力奋斗脱贫的感人故事,或表现社会各界人士不计回报的扶贫善行义举等。其中包括在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10位楷模:有为47万群众喝上“安全水”而积劳成疾、瘫痪在床的刘虎;有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有“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李玉;有因公殉职的“藏乡好女儿”张小娟;有扎根边疆教育,身患绝症仍坚守讲台的张桂梅;有捐出毕生积蓄资助乡村教育的夏森……多角度描绘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模范人物,彰显了中国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透过这200多幅兼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连环画作品,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此次展览也是连环画界以新内容、新风格、新形式再次走近大众的新尝试。作为展览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也是展览中的一位创作者,对于作品从创作到展出的历程,他感慨良多:“脱贫攻坚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好多人都亲历过,亲身投入过。所以大家看到这些熟悉的英模形象,都觉得特别亲切。我们当时在创作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心情,所有作者都认真地去研究这些人物的心路历程,实地走访脱贫攻坚的现场,最后为大家呈现出这一组组作品。从开始创作,到报纸发表再到最终展出,整个过程都让作为作者的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与此同时,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传承文化美学,建设书香社会——《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上海站巡展同期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二楼展厅开展。
展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旅厅指导,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读者杂志社承办,北京画院提供学术指导,《读者》插图艺术馆提供展品支持。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从300多位艺术家为《读者》创作的2万余幅插图中,精选的近120余幅插图。这些插图的作者既有长期从事插画创作的名家,也有广泛涉猎其他艺术形式的绘画爱好者,插图种类多样、风格多元。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插图的创作背景,提升参观体验,部分插图搭配了原杂志的文字内容。扫描插图画家展签上的二维码,参观者还可以了解插图画家与《读者》的故事,便于多角度阐释艺术作品的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脱贫故事绘”系列连环画展览中的部分参展画家同样也有作品在《读者》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中展出。主办方表示,有作者交集的两场不同的展览在同一天同时开展是非常特别的策划设计,能将这样一场特别的展览奉献给宝山,以及整个上海市民非常有意义。“我们希望通过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以及《读者》杂志的书香精神。另外也希望这些精美画作的绘画技术和技艺,可以让观众和绘画爱好者来品评和鉴赏,乃至能够推动宝山的绘画艺术和美育事业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策展人李晨说。
据了解,两项主题展览均将持续至8月20日,市民通过现场购票即可进入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一楼中庭和二楼展厅进行参观。
李桃 张清宇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