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破除书法迷信:古代书法的神秘之处,宛如一层薄纸,轻轻一触即破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股票 > 正文  2023-08-07 10:54:04 来源:个人图书馆-吕剑藏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我们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复杂难懂的概念,比如古代书论中的“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等等。尤其是古代书论中对书法概念的解释更让人感到困惑,越看越迷茫。甚至还有很多书论都是密不外传的,搞的很神秘。然而,书法作为一种以书写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最重要的是强调其便于书写的性质。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被一大堆难以理解的概念所困扰,无疑会让许多书法爱好者望而却步,甚至迷失方向,追求所谓的高深概念,使自己的学习之路变得曲折。近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曾从各个角度阐述过这个道理,他的观点让许多书法爱好者茅塞顿开,重新回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

关于拜师学习书法的问题,启功先生认为并非学习书法的必要条件。他曾说,他向不同的老师提出同一个问题,却得到了不同的回答。越追问,我越感到困惑。老先生并非反对向老师学习,而是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条件地理性地借鉴老师的建议。那么如何去实践呢?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古人留下的碑帖视为最好的老师。将自己喜欢的碑帖摆在眼前,一笔一划地模仿书写,完成后进行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一直写到接近完美为止。

关于握笔和手腕的问题,握笔姿势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一个大致的原则,那就是在自己书写时感到轻松自然即可。至于是采用三指法还是四指法并不重要。然而,有一个大致的原则可以指导我们达到轻松自然的书写状态,就是苏东坡曾经说过的:执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手掌和手腕应尽量放松,手掌要保持宽松自然的状态,不要用太大的力气。有人常常以王献之学书的例子来说明握笔的力度问题。他们说王献之正在写字,而王羲之突然从背后抽取他手中的毛笔,这表明他握笔的力量很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握笔的力量很大,而是说明他在写字时非常专注和用心。小孩子的警觉性很高,当有人从背后抽取他们的毛笔时,他们会下意识地紧握笔杆,而不是说他们在写字时握得很紧。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只需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如果握得太紧,又怎么能自然地书写呢?因此,握笔的力度问题应该由自己掌握,只要感觉手指轻松自如,不会累,就可以了。但也不能握得太松,否则就无法控制笔的走向,无法写出好字。所以,拿起笔,按照这个原则试一试就知道了。

至于临帖,也没有必要迷信。如果你喜欢某本帖,就去临摹那本帖好了。每个老师都会给出不同的建议,有的导师给出的指导要求非常死板,必须先临什么再临什么,临到什么时候才能换贴等等,给人带来了太多的限制,完全剥夺了学习书法的乐趣。实际上,临帖的选择应该根据学习书法的不同阶段来决定。初学者通常建议从楷书开始,掌握基本的结构和笔画书写能力后,可以尝试练习行书和草书。至于选择哪些帖子以及每本帖子练习多久,完全取决于个人实际情况。有些人练字只是为了休闲娱乐,有些人则追求成为书法家,还有些人只是追求字写得规范。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所以关于选择何种帖子以及每本帖练习多久的问题需要自己把握,导师无法给出准确的方法,因为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果书法可以被标准化,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家了。

古代和现代的书法理论著作中,很多都涉及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比如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还有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领悟出了独特的笔法等等。这些概念或许只有作者自己能够体会,我们很难完全理解其中的感受。实际上,像这类书论著作只能作为参考,其中有许多故意深奥、追求玄妙的成分。然而,真正的书法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只需掌握基本的握笔和用笔方法,多临摹古代名帖,临写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与原作对比找出不足并不断改进即可。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至于学习,必须具备自我辨别能力,明辨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哪些是故弄玄虚的。只有将这些区分清楚,才能在学书道路上少走弯路。

关于书法学习,历史上还有很多故弄玄虚的方面,一篇文章岂能说的清楚,欢迎书友们一起讨论。

关键词: